北宋时人均GDP世界第一,清朝时却全面落后
一个区域内的人均GDP,是反映这个区域内民众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。
以现代的人均GDP概念来描绘,并与西欧相对照,宋、元、明、清时的经济图景是怎样的?
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、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团队,联合北大经济学院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团队,基于历代官方和民间的各类记录,用生产法系统测量了北宋、明、清的总量GDP、经济结构、增长格局及公共财政问题。在此基础之上,李稻葵团队再与牛津大学学者合作,厘定宋、明、清经济,得出了与此前其他学者不同的结论。
“齐说经史集”写到了明朝,这里不妨借用李稻葵团队的研究成果,极简描述下宋、元、明、清的经济轮廓。
按1990年美元测算,北宋时人均GDP超1000美元,绝对世界第一。那时西欧的人均GDP,刚超过400美元。
这与“齐说经史集”前些期的文章观感相符:“正是《澶渊之盟》带来的100年和平,使北宋成为中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、文化最昌盛、艺术最繁荣的朝代。” “陈寅恪说,华夏民族的文化,历数千载之演进,到了宋朝时,登峰造极。”我们曾经的辉煌鼎盛,不是吹的。
1300年,元朝时,人均GDP被意大利追上。
1400年,明朝时,人均GDP被英国追上。明代人均GDP约为920美元。就是说,四百年间,我们的人均GDP不但没增长,反而在下降。
清朝的人均GDP约为760美元。1750年时,清朝在整体上已落后于西欧。当然,差距不大。
1750年时,是乾隆皇帝,正是所谓的“康乾盛世”时期。但1750年人均GDP不但比北宋差了一大截,更被西欧全面超越。
1765年,英国工业革命开始……后面的差距就开始迅速拉大了。
李稻葵团队根据研究成果,得出一个重要推论:中国如果没有和外界发生直接的交流和冲突,就不可能发生英国式的工业革命。因为中国的人均GDP下降,但劳动力并不短缺,对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创新需求不足。进入近现代,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产生了自我革新和自我变更的动力,发奋自强、逐步开放,最终带来中国过去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绩。
目前,我们的GDP总量已是世界第二;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,甚至已经超越美国,成为世界第一。但要论人均GDP,就是真正的富裕程度,还跟发达国家差了太远。
复兴之路,任重而道远。
相关文章,点击阅读:
不打了!这个“丧权辱国”的和约,带来百年和平及中华文化最好的时光